2020-2022年中国云计算市场预测

devcloud 2017-09-06

江湖惯例,先介绍一下本人的情况。研究生阶段导师的研究方向是分布式系统和云计算,自己稀里糊涂的跟着导师进入了云计算的领域。最早研究的是Eucalyptus架构,当时openstack还没火,当时云计算也没现在这么火,主要还是在技术研究阶段。毕业之后,第一份工作主要负责云平台和一些分布式框架的研究和搭建,学习和研究过openstack;一直关注云计算领域,最近又转到云计算领域工作。所以虽然不算资深专家,也是伴随着这几年云计算一起成长走过来的。

上学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开玩笑,说当前比较热的两个研究领域是“云里雾里”,云是指云计算,雾(谐音“物”)是指物联网。现在也都成了近几年大热的技术领域了。

云计算研究和商用最早的要数亚马逊了。其实也是机缘巧合,亚马逊最初是为了应对高峰期的访问压力,扩充了大量的I层资源:计算、存储、网络等等。但是这些资源平时又有很多处于闲置状态,所以就想着如何利用起来这些资源。这就是亚马逊云计算研究的动力和商用的来源。现在亚马逊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云计算厂商,年收入比其他所有的云计算厂商加起来还多。近几年做的比较好的国外厂商还有微软和google。微软是传统老牌软件供应商,能成功转型做云服务,很值得我们学习。谷歌凭着强大的技术能力,也在云计算领域也占有了一席之地。

国内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现在基本是阿里一家独大。腾讯云、金山云、华为云、ucloud、qingcloud、百度、京东、网易等一大批新近的入局者,都是看好了云计算这块大蛋糕。由德意志银行数据显示,中国国内公有云市场2016年增长率为150-200%。预计2017-2018年依旧保持这个速度快速增长。预期中国的公有云IaaS/PaaS在2017年增长至31亿美元;预测到2020年,年增长率为70.5%,达到154亿美元。

中国的公有云市场目前是阿里独领风骚,其他众多企业混战的局面。个人预测(个人观点,不喜欢请绕道)3-5年之后,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将转为阿里、腾讯、华为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他小的厂商或者专注于某一垂直领域,或者被收购(如最近的七牛被阿里收购),或者死掉(现实很残酷)。

首先说说阿里云,之前我本人也用过阿里云。阿里的云服务起步最早,商用最早,占领了中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市场,但是目前云服务中I层资源同质化严重,已经没有很高的技术门槛,技术很成熟,大家都在做。于是阿里凭借着资金和用户量的优势,开始了降价模式,使其他很多云计算基础服务提供商一直处在生死挣扎的边缘,也加剧了云计算IAAS服务市场的竞争。很多创业公司都是赚了吆喝不赚钱,拼命的融资来撑到马云爸爸嘴里的美好的后天(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

除了技术门槛变低外,阿里的另一个问题来自于多云部署。数据显示,用户偏好多云部署的比率已经从2016年的42%增长到2017年的68%。其中,有40%的多云部署是选择了2个云供应商。企业多云部署的主要原因有:不同的服务需求、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紧急情况保险。这间接的制约了它的发展。

最近阿里的数据安全,也是被人诟病的问题之一。我的同行有人反应,阿里的云主机总是有几个进程杀不掉,有数据收集的嫌疑。而马云也在很多场合公开表态大数据的价值,不由得使人浮想联翩。

同时由于阿里进几年市场部门一路攻城略地、高歌猛进,配套的服务质量却出现了下滑。其服务体系的效率问题,工单响应不及时,问题处理效率的低下,给了用户非常不好的体验,在V2EX(一个颇为活跃的技术社区)里,阿里云已经被戏称「爸爸云」-服务态度像爸爸,或者「千万云」-千万不要买。

尽管如此,阿里在公有云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在短期内还是难以撼动的。未来如何,我们就准备好板凳瓜子,做吃瓜群众等着围观吧。

再来聊聊个人认为阿里最大的两个竞争对手,腾讯和华为。

腾讯可以说是阿里目前来说最大的竞争对手。腾讯云战略一直走的比较稳健,2016年中的“云+未来”峰会上,马化腾亲自为腾讯云站台,第一次公开提出:“对腾讯来说,互联网+的基础设施第一要素就是云。”这标志其把腾讯云业务提到了战略高度上,腾讯云在整个腾讯架构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肯定。

腾讯坐拥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对中小企业的云服务拓展也是有很好的基础。同时腾讯也有比较深的技术积累和烧钱的能力,足以应对未来公有云市场的拼杀。但是腾讯对于公有云的热情并没有特别大,可能是做基础设施服务赚钱没有王者农药来钱快吧(开个玩笑)。社交平台和游戏业务,对腾讯来说有超高的利润。所以虽然腾讯开始重视云计算领域的投入,但是感觉热情不够。

腾讯云在视频和游戏行业的解决方案也都比较成熟,就和阿里在电商行业的优势一样,会帮助腾讯抢占更多的细分市场份额。目前腾讯占据了公有云市场的第二把座椅,而且还会继续抢占阿里的公有云市场。

国内还有一家实力雄厚、对云计算技术和客户积累很深的公司,就是华为。我个人认为,华为将是阿里潜在对手里的最大威胁。华为之前一直在做私有云、政务云,对公有云的态度似乎一直有些摇摆不定。今年年初,华为才终于下定决心,要大举加入公有云领域的竞争,并为此成立了独立的事业部——Cloud BU。8月29日,华为发文宣布内部架构调整,称为支撑业务发展,Cloud BU将迁移至华为集团下,成为公司一级组织。华为正式全力准备进军公有云市场。华为公开表示Cloud BU在2017年将增加投入2000人,以应对国内外竞争对手。

华为的优势在于它有多年企业级IT市场的丰富经验,更重要的是,国内国外很多运营商都是它的“老朋友”。大中型企业和政府客户相对于中小企业,忠诚度较高,迁移成本也较高,所以门槛较高。华为积累的客户资源将有极大的优势,帮助华为站稳公有云市场。

同时,华为的云计算技术和经验方面也有很深的积累。2017年3月10日的OpenStack董事会上,华为作为董事、黄金会员成功晋级为白金会员,成为亚洲首家OpenStack白金会员。华为在全球建设了众多基于OpenStack的多种部署模式的云,推动了OpenStack作为企业级平台的快速成熟。其中,华为与德国电信、西班牙电信和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共同提供公有云服务并自运营华为公有云。

华为的优势,除了多年客户关系积累和云计算技术积累之外,还在于华为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的商业政策。华为多年来都是做基础设备和网络设备,有着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在政府行业多年来的深度耕耘,赢得了很高的客户声誉。这也是公有云相对于是私有云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很多企业上云的顾虑就是安全问题。

华为在去年年底还上线了软件开发云 ,面向软件开发企业和人员,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开发工具平台。之前也说过,I层服务同质化严重,门槛越来越低。想在当前的市场后来追上,杀出一片天地,必须要有好的切入点。软件开发云就是华为很好的一把撬棍,目的就是为了撬开公有云市场的一个新入口。从开发企业和开发人员入手,培养用户群,做大产业生态,还愁公有云服务没市场么?而还在拼命打价格战的厂商,在烧完钱之后,也避免不了被收购或者灭亡的命运。

以上都是本人的个人观点。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其实竞争是好事,有竞争才有更好的服务,更低的价格,最终受益的都是我们企业。公有云市场在3-5年内必定有一场激烈的拼杀,拼杀过后格局会逐渐明确。结果是否会如我所预测,我们拭目以待。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